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栏目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数据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收稿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投稿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征稿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刊物[06/28]
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做法与思考之我见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,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实践和体会,从聚焦“三个重点”,突出“三个关键”,借力“三个平台”,理顺“三个关系”四个方面,
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,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实践和体会,从聚焦“三个重点”,突出“三个关键”,借力“三个平台”,理顺“三个关系”四个方面,研究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指导的方向、思路与对策,探讨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指导科学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现路径。
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,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,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。”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指导就是要着眼于立德树人的目标,发挥学校与家庭两方面作用,形成双向互动和教育合力,不断提高教育效果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
聚焦“三个重点”,把握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指导的方向性
从家校沟通中子女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看,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。
一是学习指导不到位。表现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,家长也跟着焦虑,尤其是一段时间成绩提高不明显,就更加束手无策;学习行为习惯不够好,学习拖拉磨蹭,经常性熬夜,作业完成效率低;考试一有波动,家长就担心,有时候经常是晚上还接到家长的电话。一些孩子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学习困难难以坚持,甚至出现失眠焦虑等身心失调现象。这类问题占比最高,也最为家长关注。
二是家长与学生关系不协调。一些家长反映,青春期孩子叛逆,家长的话听不进去,有时候看到孩子不听话感到很无奈很伤心。有的家长管的细管的多管的乱,孩子不买账,家庭闹别扭,有的孩子离家出走甚至做出极端的危害生命安全的举动。
三是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方式不恰当。管教孩子情绪化,对学生管教简单粗暴。有的过于溺爱包办,孩子独立性差,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习惯。有的父母过于严格苛刻,只盯住学生成绩,盲目攀比分数,导致孩子压力大,甚至出现性格偏差。这些问题,既是家长的困惑点,也是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指导的重点,因此,要聚集问题,采取对策。
突出“三个关键”,增强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指导的针对性
坚持问题导向,抓住关键,指导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要把握三条。
首先是注重方式方法。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出现问题,都对家长提出处理问题“三部曲”,即了解情况、分析原因、拿出有效管用办法。因为不把情况了解清,就会盲目下结论,乱点鸳鸯谱。不把分析原因清,拿出的措施就没有针对性,起不到应有效果。不研究管用的办法,往往导致好心办坏事,结果事与愿违。比如有的家长看不得孩子考试分数低,每每看到孩子成绩下滑考低分就压力山大。我跟家长就指出,针对孩子情况要理性分析,不是关注分数而是关注孩子考不好的原因,是听课不够专心、一知半解?还是思想态度不端正、粗心大意?还是没有及时复习和巩固?另外,不要因为考不好而埋怨、责备孩子。要和孩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,提出改进措施,切实帮助排除障碍,解决困惑,这才是家长的“用心之处”。近年来,围绕家长急什么?学生烦什么?原因是什么?应该怎么办等方面,我走进社区进行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公益指导,参加电视台的专栏节目,通过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,提出切实措施,放大了教育效果。
其次是注重情绪管理。教育孩子是慢工出细活,不能急。现在很多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,往往与家长遇事情绪化、情绪管理不当有关。凡是高明的家长都是“高情商”,应该是善于营造家庭氛围、调动孩子情绪的家长。家长把握情绪管理,尊重孩子是前提,赏识教育是核心,家庭温暖是港湾。既要“善于听”,真正听懂弄清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困,最忌容不得孩子说话,劈头盖脸就批评;又要“学会说”,从孩子的角度说清道理,说出温馨,说出亲近,说出鼓励,因为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”;还要“稳得住”,遇事不慌,有条不紊,动不动就来火,不顺心就动手,不是合格家长。
再次是注重引领引导。孩子的潜能就象小树的枝杈,具有多方向生长的可能性。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往往只集中在学习成绩上,把考试成绩当成了指挥棒,忽视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行胜于言,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、行为习惯的养成、心理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,父母必须当好表率,为他们人生成长扣好第一粒扣子。我一直强调,父母在行为习惯上当好孩子示范无比重要,你自己回家就看手机,你让孩子认真学习,孩子怎么定心?思想上善于引领也很关键,善于适时表扬鼓励,善于体察孩子情绪变化,善于做好思想疏导。比如,孩子有困惑时、有压力时,父母要知其难,懂其心,授其法,强其志,让孩子感到温暖,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。比如,孩子有进步时,要给予肯定激励,不断让孩子把成长的“正能量”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增强孩子生命获得感、心灵愉悦感。
文章来源: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jyllysj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0828/485.html
上一篇:音乐教师业务学习心得3篇
下一篇:首届中国设计教育理论暨“双一流”大学设计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