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刊物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征稿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投稿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收稿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数据[06/28]
- · 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栏目[06/28]
医学大学生医德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探索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代背景下,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,使学生坚定医德信念,建立自愿献身祖国医学事业、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
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时代背景下,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,使学生坚定医德信念,建立自愿献身祖国医学事业、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。[1]当代大部分医学生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,有爱心、同情心,愿意为医疗事业做贡献。但部分医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医德认同模糊或缺失,做事较功利、缺乏对病患的爱心、耐心,奉献意识不足等问题。[2]造成当前医学生医德认同模糊或缺失的根源,在于其对生命缺乏应有的认识与尊重,[3]医德教育缺乏深层内化的有效载体。 在这样的背景下,从医德教育现状入手,探究其低效的根源,以生命教育为路径,结合温州医科大学的实践探索,提出以慈善公益医疗为载体,构建医科大学生医德教育实践体系。 1 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现状及面临困境 1.1 传统医德教育以单向性为主 当前医学院校现行的医德教育多采用教师讲、学生听的形式,教材内容相对也偏陈旧乏味,缺少现代因素,与实践相脱节。这样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医学生的主体需求,造成医德教育的单向性,远离医学生的学习、生活和发展情况,以致医学生对德育学习不感兴趣,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,体验不到德育实践的愉悦心情,很难引起学习兴趣,这样以来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医德行为上的无力感。 1.2 医德教育的实践体系存在“碎片化” 从本质上讲,医德教育应是生活品德教育,需要扎根于现实的环境和生活,需要开展一定的实践。大多数高等医科院校的医德教育已开始注重实践,有意识地安排医学生通过社团、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走出校园,接触社会,服务基层,通过“三下乡”、医疗义诊服务、献爱心活动等,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服务于人民。[4]从实施现状来看,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实践仍为零星组织,处于“碎片化”的状态,未形成全程化的实践体系,缺乏分阶段、分项目有序推进的方式,从而提高医德教育的有效性。 1.3 医德教育的实施缺乏联动性 医德教育作为一门德育课程,[5]同其他德育教育一样,需要外在社会环境,需要高校、家庭、社会三方共同推进,实现科学有效的教育落实。而在目前,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中,实施主体多以医学院校为主,主要依托课堂为主,忽略医德养成及医德教育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问题,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深化和实效。 2 医德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思路及理论依据 2.1 构建思路 第一,要充分结合医学生的主体需求,根据医学生成长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需求,做好顶层设计,以体系化活动塑造医学生的医德认识、医德感情、医德信念、医德行为和习惯,形成师生互动,从而实现医德教育“双向互动”。 第二,要将校园文化、专业实践和生命体验活动相融合构建实践体系,使医学生从入校开始,分阶段、分项目,参与到生命关怀、救助活动中,加深对医德的理解,感受生命的价值,促进知、行、意合一,实现医德教育实践“体系化”。 第三,要充分整合高校、医院、社会力量,组建专业教师、辅导员、临床医生、公益组织管理者等多元化主体队伍,以项目化运作,融入医学生的生活,逐步内化,形成自我约束,外化为学生的行为,从而确保医德教育的联动性。 2.2 理论依据 医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、塑造人、转化人、发展人、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。对医学生而言,医德教育旨在使医学生更好适应医疗卫生环境和病人的需求,担负起治病救人的职责,学会为生命造福,弘扬生命价值。这样的理念同生命教育理论提倡的人生观教育一致,教育学生认识生命、尊重生命、热爱生命、进而珍惜生命,不仅珍视自己的生命,还要同样珍视别人的生命,爱护别人的生命。 基于生命教育的医德教育实践体系,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,学习对生命应有的认识与尊重,学习认真、细心、亲和及责任感等优秀品质。这不仅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道德自觉,更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良好载体,遵循了习惯行为的逻辑顺序,提高医德教育实效。 3 构建医科大学生医德教育实践体系的探索 3.1 顶层设计、科学规划、制定医德教育梯次结构 针对医学大学生五年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需求,做好顶层设计,逐年定制医德修养提升计划。以医学院校的公益医疗慈善救助项目、学校的志愿者服务社系列活动、社会实践等为依托,使医学生从入校开始,分阶段、分项目,参与到生命关怀、救助的活动中,激发其爱与奉献的意识,有助于实现医德教育的社会化、项目化、生活化。 大学一年级,以“生命相知”为主题,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医院导医、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,开展“向大体老师鞠躬”等敬畏生命的活动。通过咨询、导诊(引导病人挂号、候诊检查;为急救、重症、老弱、行动不便又无陪伴的病人提供便捷服务)、诊室管理(营造良好的就诊秩序)及病房温馨服务(舒缓焦虑感)等第一层次体验活动,体会生命的不易与尊重,认知生命价值。 大学二年级,以“生命相连”为主题,以参与者身份参加“关爱白血病患儿”项目,为家长和患儿提供健康宣讲、心理辅导,与住院患子进行一对一结对,陪聊、辅导功课,减少他们卧病的焦虑感,从中也让医学生深刻体会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与困扰;以宣传员身份参与“血液银行”项目,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与新理念普及,呼吁身边的人加入生命救助的队伍,将对生命的认知进一步转化为奉献的行动。 大学三年级,以“生命相髓”为主题,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征集工作,让医学生以践行者身份组织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招募,传播骨髓捐献知识、参与造血干细胞宣讲,用专业知识及自我示范,汇集爱心人士,扩增中华骨髓库样本,提高白血病配型率,让医学生在有效载体中懂得和理解医生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。 大学四年级,以“生命相惜”为主题,利用进入医院见习的机会,走出校园,与医院相关科室互动合作,让医学生在见习临床知识的同时,更加深入了解病患者所需所求。同时在医院所在地区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、无偿献血等宣传推广服务,让“血液银行”“生命相髓”项目走向“社会”,改变社会公众对无偿献血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错误认知。让医学生担任推广者,让医德教育实现内化。 大学五年级,以“生命相守”为主题,让学生在实习医院中,参与“临终关怀”“康复治疗”“心灵驿站”等服务活动。“临终关怀”指对生存时间有限(6个月或更少)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疗及护理,减轻其疾病的痛苦;“康复治疗”是指对病、伤、残者提供心理支持,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;“心灵驿站”是针对肿瘤科病患给予心理支持与疏导,帮助减轻疾病带去的消极情绪。通过直面生命的志愿服务体系,完善医学生对生命的系统理解。 经历这样的实践体系,系统培育医学生的医德修养,医学生内化程度增强,受到的医德教育更为立体,更为深刻,内化认可度更强,教育实效性越高。 3.2 系统部署,精心组织,实现医德教育的广参与 医德教育要融入医学院校的教育中,做到“学校主导,校院联动,社会参与”,在实施中充分结合学校专业特色,为医院医生、公益志愿者、医学生提供接触交流机会,结合医学生的专业成长需要,设计相关活动,让学生更深刻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。在医德教育实践体系中,辅导员、公益项目负责人、医生等都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角色,扮演者策划者、组织者、参与者、引领者的角色。医学生从入校到离校,广泛参与各类生命支持、救助活动。 在我校,为了让医学生理解医生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,辅导员引导医学生参加无偿献血宣传、推广等社会公益活动,并作为医学生的关爱、责任、奉献、慈善等道德品质的培育过程。从公益医疗救助中提炼鲜活的教育主题,将生命救助行为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相结合,在行动中体验,学习呵护生命,感受生命的价值,激发医学生爱与奉献的意识,形成关心他人和关爱社会的品质。以学校附属医院为基地,由医护人员带领学生,利用周末、寒暑假等机会,开展导医、病房陪护、生命支持、临终关怀、康复治疗等活动。利用医学生的专业优势,为家长和患儿举办健康宣讲、心理辅导,帮助树立信心,带去快乐。 在实践体系的运作中,我校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,从一名在校医学生、未来的医务工作者,从最初单纯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,继而成为生命相“髓”、血液银行的传播者,用行动传递着“感恩、尊重、奉献”的生命理念,践行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。在活动中,医学生受到教育、得到启发,对其成长成才有积极促进作用,我校每年都涌现出一批国家自强之星、自强之星提名奖、国家奖学金特别奖、浙江省十佳大学生、浙江省美德学子等优秀学生代表。 3.3 建设阵地,形式多样,拓宽医德教育的联合面 作为医学院校,要重视医德教育,积极搭建有效的教育平台。在学校主导下,要充分整合学校的附属医院、当地高校、社区、社会实践基地、公益组织等力量,在专业支撑、师资力量、活动场所、活动载体等给予支持,保障医德教育的可行性运作和有效性开展。 以我校为例,学校在持续开展医疗慈善公益服务活劢,逐渐形成了四大医疗慈善品牌——“特奥”志愿朋务、“生命相‘髓’”活动、“明眸工程”和“幸福微笑”,走出了服务大众的特色医疗慈善公益之路,在这些活动的实施中,学校一直倡导让医学生积极参与其中。依托学校20多家见实习医院,建立“医德教育”联合开展基地,与当地红十字会、中心血站建立合作关系,利用见实习、社会实践等机会,组织医学生走出校园,深入社会,解决当前社会医疗问题中的棘手问题。 以我校生命相“髓”——骨髓捐献志愿服务推广为例,自2005年学生自主发起,累计近3000名医学生在招募骨髓捐献志愿者、关爱白血病患者、宣传普及骨髓捐献的正确理念等活动参与,6名我校学子先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白血病患者,在校内外成功招募中华骨髓库志愿者2730人,项目于2012年获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,于2013年在学校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时被专家组认可为德育工程。2012年,我校组建成立浙江省首家“血液银行”,开展无偿献血推广服务,招募到2379名有意捐献全血和血小板的献血志愿者。一个电话,一个短信,即可召集到一批有爱的人为血荒、重大事件奉献爱心。仅2007年~2013年,我校发动校内外献血总量就达毫升,为“7·23”动车事故救援等重大突发事件给予了支持。“血液银行”项目获得教育部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。 医学生通过参与无偿献血推广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及推广等一系列生命救助的活动,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使命,形成了关爱他人、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。实践体系的活动也从校园逐步走向社会,成为医学生提高其个人的生命价值的平台,成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践行的有效载体。 4 小结 在实践育人理念的指引下,结合笔者医学院校开展的实践活动,以生命教育为依托,以体验式活动构建医学生医德教育实践路径,创新了医德教育的模式,提高医德教育实效性,让更多的医学生在过程中不断受益,不仅拓展了医德实践活动的平台,还提升了医学生内在的知识技能与品德,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。
文章来源:《教育理论与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jyllysjzzs.cn/qikandaodu/2020/0708/351.html
上一篇:世界是不上锁的诗廊
下一篇: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思考